【皮膚危機】東方人容易患上皮膚病變嗎?

隨溫室效應與日俱增,臭氧層越來越薄,使陽光照射進地球的也變得強烈。陽光中的紫外線讓人防不勝防,除了讓皮膚變黑、長斑、老化外,甚至增加皮膚細胞出現病變的風險。想預防皮膚病變發生,就有必要減少被陽光直接曝曬的時間。

東方人容易患上皮膚病變嗎?

西方人患上皮膚病變的機率比東方人高出三倍,不過,東方人常見的皮膚疾病是基底細胞病變(Basal Cell Carcinoma),症狀是皮膚表面潰爛,比較不會轉移,相對良性。另一種東方人常見的皮膚疾病是鱗狀細胞病變(Squamous Cell Carcinoma),它可能引發較嚴重的毒性,壞細胞轉移至肺部的機會高,死亡率也相對高。鱗狀細胞病變是由日光性角化症引起,肉眼仔細觀察會發現粗糙的鱗屑斑塊,好像老人斑一樣,但其實皮膚已開始出現病變。若輕視日光性角化症,就有機會進展成鱗狀細胞病變。

為什麼紫外線會傷害皮膚?

紫外線的英文是Ultraviolet,簡稱為UV,是指陽光中波長200至400nm的光線,可分為長波紫外線(UVA)、中波紫外線(UVB)及短波紫外線(UVC)。UVA光的波長最長,穿透力最為深入,它能夠穿透射入皮膚的真皮層,使肌膚產生皺紋、老化、鬆弛、曬黑的變化,並誘發皮膚細胞病變。UVB是中波紫外線,B光則是引起皮膚曬傷及紅腫熱痛的主要元兇,也是導致皮膚細胞病變的主因。UVC短波紫外線C光,波長最短,通常經過臭氧層時會被吸收與阻隔。因此,常見的防曬產品主要是預防UVA和UVB的傷害。

SPF防曬係數是什麼?

SPF防曬係數(Sun protection factor,簡稱SPF),是用於衡量防曬產品濾除紫外線UVB的指標。SPF係數越高,表示可以延長皮膚被曬紅的時間,而非隔離紫外線的效果加倍。使用SPF15的防曬產品,即代表皮膚被曬紅的時間延長15倍,等於150分鐘。如果是一般日常活動,可以選擇SPF 15-30的防曬產品。如果考量長時間的戶外活動,建議可選擇較高SPF係數,並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曬產品。

PA值是什麼?

PA (Protection Grade of UVA rays) 值是日本厚生省所公佈的UVA防護效果測定方式,一般都以+號表示防禦能力的強度,+號越多,代表對UVA的防護效果越好。

  • PA+ 延緩曬黑時間2-4倍
  • PA++ 延緩曬黑時間4-8倍
  • PA+++ 延緩曬黑時間約8倍以上

室內也需要塗抹防曬用品嗎?

根據醫生說明,只要是有窗戶,光線可以照射進來的地方,建議要塗抹防曬用品。因為窗戶通常只能隔離UVC和UVB,但UVA是可以穿透窗戶,所以塗抹防曬用品還是很重要,建議選擇可以阻擋長波紫外線UVA防曬產品。

如何有效防曬和保護皮膚?

  1. 留意紫外線指數,若指數在3或以上,應格外保護皮膚。
  2. 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是陽光最強烈的時候,盡量減少戶外活動。
  3. 出門前30分鐘塗抹防曬用品。
  4. 可考慮撐陽傘、戴帽子、戴太陽眼鏡,穿淡色長袖衣物加強防曬保護。
  5. 如果持續在戶外活動,應每隔2-3個小時補抹防曬用品。
  6. 當參與水上活動時,必須選用防水的防曬用品。
  7. 塗上足夠的防曬用品,成人平均全身需要30-45ml、臉和頸部需要5ml。
  8. 防曬用品應用在化妝品或驅蚊劑之前,並適當地遵照產品說明使用。

皮膚病變的初期症狀?

皮膚的初期細胞病變並不明顯,容易讓人忽視。大部分的皮膚病變組織發生在臉部、頸部、前臂和手背等暴露於陽光的部位。另外曾經有嚴重曬傷、深度燙傷留下疤痕、白斑患者,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或家族史有皮膚病變等都是高危險群。如果皮膚有異常的紅腫、疼痛,或是傷口久久不癒合,不明原因的出血或腫塊增生,痣或斑快速變大,形狀不規則不對稱,顏色改變,都請盡快找皮膚科醫生進行評估或檢查。

NatureMedic®自然助您增強免疫力守護健康

NatureMedic®自然醣品牌於2014年創立,是一間專注於研發褐藻糖膠產品的國際公司。隨著時代的轉變,越來越多人信賴具有科研證據為基礎的天然輔助保健品。其中「褐藻糖膠」在眾多的輔助品當中脫穎而出。NatureMedic®自然醣褐藻糖膠3-PLUS是全球首創配方,結合三種高純度的褐藻糖膠精華:沖繩海蘊、裙帶菜孢子葉和墨角藻褐藻糖膠精華,更特別加入含有豐富β葡聚醣的巴西蘑菇菌絲體精華物。膠囊裝更含有益生菌和啤酒酵母,有效維持腸道健康,推薦初中期、三高、保健預防、手術後調養。濃縮液更添加維他命A, C, D, E, B2和B6,維持身體的健康功能,幫助減輕化放療副作用不適,提升免疫,促進食慾和體力。




發表留言

Discover more from

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.

Continue reading